我們都聽過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這句話,但你真的相信嗎?還是倔強地認為,這是要人向善的話術呢?幫助他人,真的能獲得快樂嗎?這股快樂又是怎麼來的呢?
其實,許多心理學實驗都證實了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這句話,《這一生的幸福計劃》作者柳莫波斯基教授表示,仁慈和寬厚會讓我們更能體諒、更能正面看待他人,像是看到無家可歸的榮民時,不認為他們有礙社會觀瞻,也許是病重無法工作。
透過幫助他人,我們會覺得自己占有優勢與充滿感激。因為看到人的困難或痛苦,就會覺得與他們相較,自己是幸運的,並會感謝自己所處境遇。此外,行善時,我們會將自己視為一個為他人著想的人。這個自我認同會使自己增加自信、樂觀處事並覺得自己非常有用。
柳莫波斯基教授在《這一生的幸福計劃》中舉了一個志工調查的研究,顯示了做志工能增強快樂的感覺、自我價值感、掌控感和個人控制的感覺。
這項研究追蹤5位女志工3年,這5位女性都有多發性硬化症(症狀隨病變的部位不同而有差異,有可能半身不遂、口齒不清、憂鬱等),她們被選出來做其他67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同儕支持員,每個月要打一次15分鐘的電話給病人,扮演關心、傾聽者的角色。
結果顯示,當志工對這5位女性帶來許多正面影響,她們覺得自己有更強的自尊,對於應付人生中各種喜怒哀樂、對付自己的疾病更有自信了。
行善,不需要任何條件
做好事不需要特殊才能,也不需要有大把的時間或金錢,柳莫波斯基教授表示,只要對行善的機會敞開心胸。如果我們沒有錢,那就貢獻時間,像是幫人修東西、整理花園等,做自己能做的就行了。
另外,幫助別人時也要注意以下3點,以免善行反而造成自己的不快樂。
1. 了解你所做的事可能伴隨的辛苦
照顧失智者、重大慢性病患者、殘障者等,是件不輕鬆、辛苦的工作。有研究顯示,必須照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另一半的人,憂鬱程度比一般民眾嚴重3倍。
2. 自動自發
善行需要自動自發才能讓幸福有最大程度的增加。柳莫波斯基教授指出,如果你是被迫幫助某人,你可能依舊相信自己是樂於助人的人,也可能依舊獲得被幫助者的感謝,但這些好處可能被憤慨的感覺所淹沒。
3. 不要自以為是恩人
如果你的幫助會使被幫助的人感到不舒服,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弱勢、受人恩惠,那麼其所展現的態度會比較接近敵意,而不是感謝。
留言列表